2021年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理综生物试题下载

名校联盟2020-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河南高考志愿填报辅导老师整理了2021年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理综生物试题下载,供同学们参考;

理科综合

1. 真核细胞中具有多种具膜细胞器以及结构,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内质网、高尔基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都分泌到细胞外

B. 溶酶体内的酶只能分解细胞外的成分或结构,并将废物排出体外

C. 一些植物具有耐盐的特点可能与细胞膜的运输以及液泡中离子的聚集有关

D. 细胞核上核孔的数量与代谢强度相关,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膜系统:

1、概念: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的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

(1)保证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性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A、在内质网、高尔基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分泌到细胞外,还可以成为膜蛋白或溶酶体中的酶,A正确;

B、溶酶体内的酶可以分解细胞外的成分或结构,也可以分解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等结构,B错误;

C、耐盐植物之所以能抵抗浓度较高的土壤环境,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以及物质的运输、液泡内离子的聚集使细胞液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有关,C正确;

D、细胞核上核孔的数量与代谢强度有关,代谢旺盛的细胞细胞核上核孔的数量多,核孔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功能,D正确。

故选B。

2. 如图是在不同条件下,某成熟植物的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A—C过程中,细胞因失水使细胞液浓度降低

B. 图乙中B—A段,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且吸水能力增强

C. 图丙中B点后的细胞液浓度下降情况可能与细胞壁有关

D. 图丁中C点时,细胞过度失水,原生质层一定失去活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实验的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细胞液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甲图细胞液浓度先降低后升高;乙图细胞液浓度不断升高最终趋于稳定;丙图细胞液浓度不断降低最终趋于稳定;丁图细胞液浓度先升高后降低。

【详解】A、图甲A→C过程中,细胞由于吸水而导致细胞液浓度不断下降,A错误;

B、图乙中B→A段,细胞液浓度不断增大,而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应该不断减小,B错误;

C、细胞在吸水过程中,由于细胞壁的限制和溶液浓度的变化,会导致其吸水能力下降,图示曲线变缓,C正确;

D、图丁中C点后,细胞液浓度还会降低,说明细胞还可以吸水,原生质层没有失去活性,D错误。

故选C。

3. 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双链DNA分子均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连接两个碱基的化学键可以被同种限制酶切割,在不同DNA分子上无特异性

C. 若第三次复制消耗腺嘌呤640个,则该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氢键的碱基对有160对

D. 将一个含15N的DNA放在“14N的环境中复制4次,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有1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结构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在螺旋结构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互补,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配对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为A-T、G-C,因此嘌呤数目(A+G)=嘧啶数目(T+C)。

【详解】A、双链DNA如果是环状,则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

B、连接两个碱基的化学键在两条链间为氢键,可被解旋酶打开,在同一条链上,连接两个碱基的是脱氧核糖、磷酸和脱氧核糖,其中有磷酸二酯键,可被限制酶切割,B错误;

C、若第三次复制消耗腺嘌呤640个,可计算腺嘌呤的数量为640÷(23-22)=160个,已知A、T相等且含有两个氢键,该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氢键的碱基对有160对,C正确;

D、将一个含15N的DNA放在14N的环境中复制4次,因子代DNA分子的合成所用的原料均含14N所有的子代均含14N,D错误。

故选C

4. 南极有企鹅,非洲也有企鹅,研究发现南极企鹅还是非洲企鹅的祖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陆板块运动使企鹅出现地理隔离,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 欲确定南极企鹅与非洲企鹅是否为一个物种,可观察它们是否能正常交配

C. 非洲企鹅的脂肪层的厚度应高于南极企鹅

D. 非洲大陆条件与南极大陆条件决定了两种企鹅进化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一群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A、地理隔离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有些物种形成不一定存在地理隔离,A错误;

B、欲确定是否为一个物种应该看是否能生出可育的后代,而不是看其是否能交配,B错误;

C、非洲企鹅的脂肪层的厚度应低于南极企鹅,应为脂肪具有保温功能,C错误;

D、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方向,D正确。

故选D。

【点睛】

5.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2019年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迅速作出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B. 该病毒侵入人体后,T细胞的周期可能会变长

C. B淋巴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

D. 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答案】D

【解析】

【分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2、细胞免疫过程: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给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T淋巴细胞悔增殖、分化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相应的靶细胞密切接触,进而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出来,此时体液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详解】A、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

B、该病毒侵入人体后,激发人体的特异性免疫,T细胞能增殖和分化,所以T细胞周期会变短,B错误;

C、B细胞能增殖和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可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C错误;

D、效应T细胞能密切接触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使靶细胞(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因此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D。

6. 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衡量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在发生次生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定会逐渐增强

B.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若地衣被大面积破坏,则整个生态系统将会崩溃

C.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或能量流动受阻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下降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2、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

3、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弱。

【详解】A、一般而言,次生演替时物种的数目会增多,丰富度增高,稳定性会增强,但若是次生演替过程环境因素较差或人为破坏较为严重,也会出现物种数目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情况,A错误;

B、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其中生产者主要是地衣,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地衣来维持生活,若地衣被大面积破坏,则整个生态系统将会崩溃,B正确;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基础是负反馈调节,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基础,故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或能量流动受阻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下降,D正确。

故选A。

7. 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GA3(生长调节剂)处理映山红,得到了部分数据,其中图1为映山红植物园周围大气CO2浓度变化,图2为映山红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量。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下载更多河南省真题试题试卷,请扫码咨询一起报志愿网老师

上一篇:

下一篇: